涂饰商情:涂料建材生意做大却没赚钱 不如慢下来
来源:中国硅藻泥网2024-07-05 11:25:47
厂家的策略一直是“鞭打快牛”,销量越大,任务越重。
一味地配合厂家开拓市场,一味地贴钱冲销量,敌人没有消灭,先把自己的有生力量消耗殆尽。
一些大商接了很多业务,一年到头却没赚钱。
现在不如慢下来,看看是哪些环节没做好。
因为,只有慢下来才能想明白一件事情:这个市场早就不是“速战速决”的闪电战,而是“持续不断”的持久战。短时间的销量上升,往往透支的是未来。
从2021年开始,建材行业,就已经不是简单的抢渠道、抢市场了,不是谁的产能大、谁的销量高就能决定胜负的。
2000年左右风光的涂料企业,现在还屹立不倒的有多少呢?
持久战中,所有建材企业和商家们,比拼的是规模、实力,还有速度和耐力,以及应对各种风险的应变力和抵抗力。
市场下滑、需求低迷,导致的企业和商家出货下跌,是周期规律。
因为这种现象并不是首次出现。从国外来看,1955年到1990年,日本土地价格上涨了70倍,股票上涨则超过了100倍。从1992开始持续下跌,截至2020年,六大主要城市住宅用地价格跌幅约为60%,所有城市跌幅约为50%,至今仍未修复。
从国内来看,在2008年的时候,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,但相关企业和商家都挺过来,反而发展的相当不错。
当然,现在至于是哪种情况,现在还说不好。
过去市场好、需求低迷时,建材厂商只要牺牲点利润,降降价,就能卖货出货;后来,面对市场低迷,厂商通过降价配合补贴、抽奖等促销,还有团购、内购等方法,也能出货;紧接着,面对市场的低迷,一些聪明的厂商发现,只要是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售价,超低价卖货还是有一点效果。
现在的局面:不管建材厂商怎么叫卖,价格多低、品牌多大、补贴多少,经销商反馈就是没效果。
建材作为耐用型的消费品,在消费趋于保守之下,不会因为产品价格低就能刺激购买;蛋糕就是那么大,需求就是那么多,很多厂商争来抢去,并没有改变现状,只是加剧了不同渠道之间拼低价、拼利润、拼谁敢亏本卖货。
从市场来看,一些千万级别、百万级别的大商,已经开始主动缩减规模,就是不想参与无意义无价值折腾了。
今年以来,在一些建材厂商看似“拼命抢、加速跑”的过程中,似乎取得了出货的增长,抢到更多的订单。
但是,仔细算账就会发现:要么是有订单没利润,完全就是低价为诱饵的盲目出货,用户看重的不是产品、性能,就是价格低;要么是假增长没销售,货从大仓库搬到小仓库,透支未来的增长就是昙花一现的假象。
由此,涂饰商情坚信一点:从2024年开启的建材一线市场争夺,特别是用户订单的抢夺,已经发生巨变了。
一,短时间的订单多少不会影响大局,用户的认知和信任会是长期影响。靠的不是超低价格,而是好的产品、好的品质和技术,以及好的体验与服务,当然还有竞争力的价格。
二,如果企业没有背负巨额债务,比拼的不是速度,而是实力、耐力和效率,同样决胜成败的不是快,而是稳中求进。特别是敢于在时代更迭拐点上“先立后破”寻找新路径和新活法。
三,产业进入成熟期,技术、产品、营销和渠道变革都没有“新鲜事”,就是很多厂商口中的“很难找差异化”。靠的就是各个厂商在一线市场竞争中的落地执行力和细节感染力。
在接下来长达3年,或5年的商业争夺,一些建材厂商竞争“跑得快”,很可能不如慢下来。
慢下来经营体现在2个方面:
持久战的精髓是什么?就是“保存自己,消灭敌人”。
失地存人,人地皆失,存人失地,人地皆得。
保留自己的有生力量,他强任他强,清风拂山岗,他横任他横,明月照大江。
涂饰商情认为,适当慢下来,找到有价值的经营手段和策略,做好发展与风险的调控,真正让建材行业的相关企业可以拥有“走远路”的底气,还可以获得“持续发展”的动力。